研究成果Publications & Awards
首页  科学研究  研究成果

 实验室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在海洋环境研究的过程认知、机理阐释、理论研究和方法创新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进展,产出了高水平研究成果。

1)承担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开展了海洋环境动力学与海洋大气化学的交叉研究,认识了大气污染物通过转化、沉降等大气化学与物理过程对近海和大洋初级生产的不同影响。阐明了污染、清洁海洋大气中气溶胶形成、增长及生物可利用成分的化学转化机制;发现大气沉降中生物可利用成分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协同促进效应和毒性效应,拓展了从海气物质交换的角度理解海洋环境变化的研究。发起了亚洲沙尘与海洋生态系统(ADOES国际研究计划,并举办系列国际学术研讨会。

2)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等项目,系统开展了人工纳米颗粒(ENPs)的水环境过程和生物响应机制研究,成果揭示了溶解性有机质和表面活性剂对ENPs悬浮性能的影响机制,拓展了ENPs生物毒性的调控理论;探明了ENPs在高等植物体内的跨膜运输、迁移转化及生物可利用性,为ENPs在植株体内的迁移、转化提供了直接的试验证据;证实了ENPs具有潜在神经毒性,并揭示了ENPs-PAH在模拟人体系统中的吸附/解吸行为,为ENPs的环境风险评价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3)系统研究了波浪-海流-工程活动共同影响下,黄河水下三角洲海洋地质灾害的发生规律与监测技术。首次揭示了粉质土海床在波浪动力响应过程中成分、结构、物理力学性质的动态变化,建立了孔隙水压力累积与海床液化判别模型,成果应用于胜利油田海底管线勘察设计,为工程方带来了上亿元的经济效益;自主研发的海底边界层原位监测关键技术与设备,获5项国家发明专利,在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岸带保护工程、国家海洋局海岸带保护项目中得到推广应用。

4)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水专项)资助下,研究了河口湿地修复理论与技术,揭示了辽河口芦苇湿地退化、污染物净化机理,构建了河口区芦苇湿地修复、污染物净化技术体系,建立了示范工程。在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研究了青岛大沽河河口咸淡水界面的水敏感性,开发了海水入侵自动监测预警系统,建立了地下咸水治理的优化方案和技术体系,进行了地下咸水治理的工程示范,取得了显著的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